我校教师高士华赴澳门参加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台湾光复80周年图片、书画、史料展及学术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5-08-31

  近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高士华代表学校赴澳门,参加由台湾光复纪念协会、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澳门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联合举办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台湾光复80周年图片、书画、史料展及学术研讨会”,并参与系列学术交流与实地考察活动,以学术力量传承抗战精神。

  8月20日上午,活动开幕式在澳门举行,共有逾600位各界人士与会。本次活动旨在纪念海峡两岸同胞共同抗战的英勇壮举、台湾光复的奋斗历程,向并肩抗敌的两岸先辈致敬,引导两岸青年正确认识历史,携手推进国家完全统一与民族复兴。现场播放纪念短片,全景展现自1895年日本强行占领台湾到1945年日本投降50年间,台湾同胞与祖国大陆心手相连,取得抗战胜利、台湾光复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历史图片展、书画展、史料展同日开幕,20日下午还举行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与抗战精神传承研讨会。研讨会自2017年在江苏南京首次举办以来,8年间在不同城市多次举行,讲述抗战故事,弘扬抗战精神

  我校特聘教授高士华作为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主持了研讨会开幕式。讨论会上,他发表论文《中国对周边国家抗日活动的扶助与支持》,文章论述了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在自身艰苦抗战的同时,也以多种形式支持了周边国家的抗日活动,中国通过军事合作、物资援助和情报共享,支持了东南亚国家的抗日斗争;中国在1942-1945年,派军入缅作战,与英美展开军事合作,以伤亡近20万人的代价,在缅甸战场牵制日军,解放了缅北;中国和韩国临时政府合作组建光复军,参与对日作战‌;中国战场牵制了大量日军,间接减轻了欧洲战场的压力,为盟国在太平洋战场的反攻创造了条件;中国军队战后进入越北受降,为维护东南亚区域秩序做出了贡献。来自中国台湾、中国大陆和澳门特区的12位学者参加了研讨会并作报告。最后,高士华作为大陆学者代表,与来自台湾地区的陈立文教授分别总结两场讨论,并就“两岸抗战史合作研究”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本次活动在两岸引发强烈关注,《人民日报》专门予以报道。

  21日,高士华教授一行与澳门理工大学学者举行了学术座谈会。出席座谈会的内地学者还有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王建朗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卞修跃研究员、汪小平副研究员,《河北学刊》社长把增强、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刘利民;澳门理工大学人文及社会科学学院林发钦院长、中西文化研究所王熹所长、《澳门理工学报》陈志雄执行总编辑参加了座谈,就澳门与抗日战争等内容进行了广泛交流。当天下午,学术团(内地)考察了同善堂、叶挺故居和镜湖医院等三处澳门抗战相关遗迹。

  此次澳门之行,高士华老师代表苏州城市学院全程参与系列活动,收获颇丰。他表示,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学术交流,更是一堂深刻的“历史教育课”。作为苏州城市学院教师,他将把此次收获融入教学与研究工作中,进一步推动学校在抗战史领域的学术深耕,并积极加强与各地学者之间的交流,共同挖掘和研讨中华民族共同抗战的历史史料,为传承抗战精神、增进文化认同贡献力量。此次活动是学校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促进学术文化交流的具体实践,未来学校将继续支持教师参与此类高水平的学术活动,以学术为纽带,凝聚更广泛的学术共同体,共同守护历史记忆,弘扬民族精神。


新闻来源:党委宣传部 图:高士华 文:祝仁涛 审核:陆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