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日报)同龄帮教,大学生“结对”失足少年

发布时间:2012-05-31

  苏报讯(记者 张帅)金阊区法院探索与高等院校合作开展失足少年帮教工作,发挥法院与学校互动效能,让大学生志愿者与失足少年结成“帮扶对子”。昨天,一个名为“梦想合唱团”的爱心帮教志愿者基地正式在苏州大学文正学院揭牌,为我市帮教失足少年又增加了一种创新模式。

  缓刑期间,失足少年体验大学生活

  小军(化名)今年17岁,是一个缓刑少年,于去年5月因犯抢劫罪但情节轻微认罪态度较好,被金阊区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两年、缓刑两年。每个月,他都会在身份被依法保密的情况下,参加社区矫正活动。他与过去的不良朋友全部切断了关系,但有点遗憾的是,他身边已经没了可以谈心、交往的同龄朋友。

  令他欣喜的是,今年3月中旬开始,一些大学里的哥哥姐姐来到了他的身边。他们是金阊区法院与苏州大学文正学院联合招募的爱心帮教志愿者。于是,小军有生以来第一次进入了大学校园,在这里,法官和大学生爱心帮教志愿者们带着小军和其他缓刑少年,一起吃饭一起学习,在大学校园里共同听法制课,参加篮球比赛和打网球,大哥哥大姐姐们的蓬勃朝气和丰富知识让小军佩服不已。昨天,他在爱心帮教志愿者基地揭牌仪式上发言:“想想我以前的所作所为,我更加后悔不已,我要以大学里的大哥哥大姐姐们为榜样,学好样,走正道,做一个守法的公民。”

  同龄帮扶,大学生志愿者踊跃参加

  苏适是苏州大学文正学院2010级大学生,也是学生组织法律咨询与援助中心负责人。去年底,金阊区法院少年庭庭长林丰主动来到学校,希望法援中心的同学们担任缓刑少年的爱心帮教志愿者。苏适说:“其实,我心里比较忐忑。因为,合作的对象毕竟是少年犯,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今年“3·5学雷锋日”,爱心帮教志愿者的招募活动开始了,同学们表现出很大的热情。一大早,招募工作点已被前来咨询准备报名的同学们围得水泄不通。仅仅一个上午时间,就有500多位同学填写了志愿者报名表,1000多份宣传资料被大家全部拿完。

  爱心帮教志愿者数量众多,与失足少年们顺利举办了多次活动。在与失足少年的接触过程中,大学生们发现,他们对大学生活是非常向往的。苏适说:“少年犯罪,很多是因为家庭原因或对法律的无知。我们希望更多的人参与到帮教活动中来,让失足少年感到社会温暖,拥有积极向上的生活。”

  创新模式,同龄人合唱“人生之歌”

  爱心帮教缓刑少年,对我国司法和社会工作的作用与意义何在?金阊区法院副院长徐海根在很多年前担任刑庭庭长时,就开始关注失足少年的教育问题。他认为,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孩子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由大学生志愿者与失足少年结成“帮扶对子”,有利于失足少年在缓刑期间与社会衔接,减少一些返回社会的障碍问题。

  在林丰的策划和组织下,大学生志愿者与失足少年深度交流,就同龄人的生活问题进行讨论。林丰介绍,大学生与失足青少年年龄相仿、易于沟通,这些是其他帮扶人员不具备的优势,“我们为爱心帮教志愿者基地的团队取名为‘梦想合唱团’,因为我们这个团队的主角是那些迷途中的失足少年。我们创新模式,搭建这一爱心帮教平台,是为了让这些失足少年唱出属于自己的生命之歌!”

  家长参观校园志愿服务

  苏报讯(记者 袁艺)昨天,苏州大学文正学院5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的家长代表被邀请来到校园,参加该校以“热爱公益、志愿服务”为主题的第二届学生成才成长展示日活动。文正学院与金阊区法院合作共建的“爱心帮教志愿者基地”也在当天举行揭牌仪式。

  活动现场,文正学院进行了公益品牌活动、优秀志愿服务学生代表、公益类学生社团以及学生志愿服务荣誉的展示,并举行了校外辅导员公开课、西部支教团报告会等内容的分组汇报。

  学生的分组汇报中,一份“另类”成绩单引起了家长们的注意。这份成绩单考核标准为,每个同学一进校门,他的“行为成绩”账户上就拥有了基础分80分;在校四年期间,无论他做了什么好事,都可以申请相应的加分。新闻专业大三学生张勇告诉记者,这一条例自推行以来,同学们热心公益的热情得到更大程度的呵护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