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日报)古时拜师礼 重现“象牙塔”

发布时间:2014-10-31

   

 

    □苏报记者 袁 艺 苏报通讯员 莫 诗 崔文怡  

    “拜孔子,起,上香”“呈拜师帖”“老师回帖”……看到这里,大家不要以为穿越了,这其实是苏州大学文正学院本周拜师礼活动的现场。所谓拜师礼,即师徒结拜的见证,最早可追溯至孔子收徒的做法,是尊师重道的体现。“90后”大学生也兴起老传统,到底拜师礼是什么样子?网友们怎么看待这一“古礼重现”现象?苏报君带你一探究竟。   

    拜师现场    身着汉服作揖敬茶 以文言文呈、回帖   

    10月28日拜师礼当天,在司仪的主持下,六名身着汉服的学生分列两侧拱手直立。在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中,李勇和王建军两位苏大老师走上台接受了礼拜。这两位老师在古代文化与文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不管学识还是师德,均受到该校学生的认可。  

    李勇、王建军身着黑红相间的汉服,在孔子像两侧端坐。司仪一声“拜孔子,起,上香”,两位老师随即起身,接过准备好的香,面朝孔子像三拜。“为学莫重于尊师,君子隆师而亲友……”司仪一段主持词强调了尊师重道的重要性,论述了尊师与传承中华文化的关系,整个现场也进入了神圣与严肃的氛围中。  

    “呈拜师帖。”司仪话音刚落,一名学生身着汉服出列,面向两位老师鞠躬90度,递上拜师帖,并朗声道:“王建军先生道鉴:先生之学识才德,名扬杏坛,后生孟太港,欲投先生门下久矣……”大意为:老师您学识渊博,我想跟您学习。王建军随即回帖:“孟太港同学一览:所呈师帖,吾已收阅。尔心至诚,吾已知之……”   

    老师回帖之后,学生向老师奉送“六礼束脩”,并敬奉香茶。“一拜师道尊崇立人立德,二拜传学授业教化解惑,三拜感念师恩天地为鉴。”老师用茶之后,六名学生随着司仪的引导向老师拱手作揖,并在司仪的“礼成”之后圆满结束了整个拜师礼仪式。   

    观礼感受   懂了什么是“六礼束脩”“很累但很珍贵”   

    据了解,文正学院文学系约150名大一新生参加了拜师礼。同学们表示,这种在电视里都极少看到的拜师仪式让他们“大开眼界”的同时,还学到了很多传统文化知识。  

    汉语言班的多名同学坦言,其实对于“六礼束脩”是什么以及代表什么寓意,以前是一窍不通,通过参加拜师礼活动,他们知道了“六礼束脩”分别是芹菜、莲子、红豆、枣子、桂圆以及猪肉条。其中送芹菜寓意勤奋好学,送莲子寓意理解老师苦心教育等。“虽然拜师礼的整个仪式看起来很复杂,但也加深了我们对尊师的理解。”赵大伟说。

        整个拜师礼持续了约45分钟,直接参与到仪式当中的六名学生一直穿着厚厚的汉服,长时间保持着同样的姿势,活动过程中因为精神高度集中还不觉得多累。活动结束时,孟太港才发现手心以及额头上都是汗,而几个女生更是累得不行。不过他们都觉得这样的体验“很难得、很珍贵”。   

    网友观点   没必要完全照搬古人 文化传承主要在日常   

    对于此事,网友们的评论中透露着理性思考。  

    网友“mm酱”说:“拜师礼可以让孩子懂得尊敬师长,同时了解历史习俗,而且亲身参与到这样的仪式中,比起书本教育来更让人印象深刻。”网友“ZERO”建议:“拜师礼重在精神体悟,现代人没必要完全照搬古人,可以删繁就简,缩略形式,保持内涵即可。”网友“看见自己”抛出思考:“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悠久传统和文化精髓,但现在的各种类似仪式作秀的水分大于实际意义,文化的传承还需体现在日常的一点一滴之中,希望类似拜师礼的活动不只是当代人的一时兴起。”   

    专家意见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尊师重教应成为习惯   

    这次参与拜师礼的王建军老师也是古代文化与文学领域的专家,他说自己是第一次参与这样的仪式,“整个过程很令我激动,尤其是穿着汉服,让人觉得多了几分神圣感”。王建军告诉苏报君,他多年来一直与受教的老师保持着很好的联系。“每年大年初一我都会去看我的初中老师,还会给大学老师寄贺卡。”因此,他呼吁同学们要将“尊师重教”当作一个习惯来养成。  

    “拜师礼活动是一场秀,但又不仅仅是一场秀。”文正学院学生工作处处长卞海勇这样解释活动初衷,“我们是想通过拜师礼活动真正唤起学生正确认识师生关系,学会珍惜,懂得感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本文刊载于《苏州日报》 2014年10月31日 A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