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字﹝2023﹞190号
各学院: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选课工作将于2023年12月17日20:00开始,现将相关安排说明如下:
一、选课对象
凡下学期未达毕业要求仍需在校修读课程的我校在校学生,均需参加选课。
二、选课时间及模式安排
(一)本次选课分两轮进行,分别采用不同的选课模式,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轮采用筛选模式: 12月17日20:00――12月22日 24:00;
第二轮采用先到先得模式:12月24日 20:00――12月27日24:00。
(二)12月24日20:00之前公布第一轮筛选结果,请同学们务必即时上网查看,如不满意可在第二轮中调整。
(三)选课最终结果将于12月28日公布。
三、部分单独开班的重新学习课程实施方案及选课说明
为缓解学生因课程冲突无法进行重新学习的矛盾,决定单独开设部分重新学习课程。具体方案如下:
(一)开设课程
理工类专业下学期开设:《高等数学(一)下》(原微积分(二)理工类)、《普通物理1》(限20级及以上同学选课)
《大学英语2》(限20级及以上同学选课)、《大学英语4》(限20级及以上同学选课)
(二)学习及考核形式
学生以课程集中面授辅导、网络在线学习相结合的形式完成课程重新学习。具体网络学习方法和课程考核形式在第一次集中面授辅导时由任课教师公布。
(三)选课方法
学生在选课开放期间,登录教务系统网站,注意:选课类型选择“普通选课”,按照选课操作要求找到相应的被选课程进行选课(提示:上课班级前会有“重新学习”字样)。
四、“四史”类课程说明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的通知》(教材〔2020〕6号)精神,自2021级起,开设“中共党史” “新中国史” “改革开放史” “社会主义发展史”四门课程(以下简称“四史”),学生须在“四史”课程中选择1门作为必修课程修读,所修学分计入通识教育课程模块。我校“四史”类课程采用“慕课”形式开设,学生在每学期的选课期间登录教务系统进行选课。建议学生在培养计划规定开设的学期完成修读。
五、有关《大学生美学素养》课程的说明
根据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教体艺〔2019〕2号)精神,自2021级起,在普通本科中开设《大学生美学素养》课程为必修课(2学分,34学时),所修学分计入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大学生美学素养》课程采用“慕课”或线下课程等形式,学生在每学期的选课期间登录教务系统进行选课。建议学生在培养计划规定开设的学期完成修读。
六、有关通识教育选修课的说明
根据《苏州城市学院本科教学手册》(2022级)规定,自2022级起,普通本科学生大学期间需选修6学分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专转本学生大学期间需选修2学分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国际交流项目班根据项目要求设置。
七、有关“慕课”课程的选课说明
为丰富课程资源,我校引进第三方课程平台中多门“慕课”(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课程作为公共选修课供学生在下学期的选课中选修,现将相关选课说明如下:
(一)开课课程及学习形式
“慕课”课程以网络在线学习为主、集中面授辅导为辅的方式进行。有关课程的具体学习要求将在第一次集中面授辅导时说明。下学期所开课程安排如下表:
课程简称  | 学分  | 
不一样的C(MK)  | 2  | 
从爱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MK)  | 2  | 
红色经典影片与近现代中国发展(MK)  | 2  | 
锦“礼”人生-职场菜鸟变形记(MK)  | 2  | 
经济与社会:如何用决策思维洞察生活(MK)  | 2  | 
垃圾分类(MK)  | 1  | 
人格与人生(MK)  | 2  | 
人文的物理学(MK)  | 2  | 
数学的奥秘:本质与思维(MK)  | 1  | 
突发事件及自救互救(MK)  | 2  | 
网络互联技术与实践(MK)  | 2  | 
现代社交与礼仪(MK)  | 2  | 
学术规范与学术伦理(MK)  | 2  | 
一对一教你学光学(MK)  | 2  | 
(二)选课方法
学生在选课开放期间,登录教务网站,注意:选课类型选择“普通选课”,按照选课操作要求找到相应的被选课程进行选课(提示:课程名称后会有“MK”字样)。
课程选满80人开课,相关课程的课程简介见附件一。
八、有关“三创”课程的选课说明
为了更好地推动我校创新创业教育氛围营造,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培育创新精神,学校借助第三方课程平台的慕课资源,在1-3年级学生中开设相关课程,具体情况如下:
(一)课程形式:慕课为主体(慕课中含有线上见面课),辅以线下实践课程,每门课会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学院任课教师跟课指导课程学习相关事宜。
(二)授课方式:“三创”的慕课学习由学生根据自身时间实际自行安排学习,但见面课时间要求必须到指定教室,除了慕课规定的线上见面课安排外,跟课教师还会根据每门课程情况另外安排两次左右,布置相关课程作业并作相应说明。如部分课程没有线上见面课,则以线下见面课要求为准,按线下见面课考勤及课堂表现情况给予相应的见面课成绩。
(三)课程对象:一、二、三年级在校生,按文科、理工科的大类分类方式选择相应创新创业课程。(注:学科分类除了理工科之外,其他各学科均作为文科安排选课)
(四)选课指导:选课结束后,慕课平台上的课程会安排相关人员来校作相关课程选课指导。
(五)成绩评定:“三创”课程成绩评定按网络课程成绩、课程实践(含创新创业竞赛)成绩和见面课三个环节,其中三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缺少都不予评定。
(六)时间节点要求:选修“三创”课程的学生必须在平台指定的时间完成注册、学习和考核各环节工作,否则成绩无法通过。
(七)选课方法
学生在选课开放期间,登录教务网站,注意:选课类型选择“普通选课”,按照选课操作要求找到相应的被选课程进行选课(提示:课程名称后会有“SC”字样)。具体开设课程如下:
课程名称  | 主讲教师  | 开课单位  | 学分  | 我院助教  | |
创新创业基础(SC)  | 李家华  |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 2  | 许峰川  | |
董青春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葛建新  | 中央财经大学  | ||||
走进创业(SC)  | 王自强  | 南京大学  | 1  | 李巧月  | |
陶向南  | 南京大学  | ||||
创新思维训练(SC)  | 王竹立  | 中山大学  | 1  | 丁璨  | |
商业计划书制作与演示(SC)  | 邓立治  | 北京科技大学  | 1  | 朱舒扬  | |
创新、发明与专利实务(SC)  | 毛国柱 等  | 天津大学  | 2  | 孙兰镇  | |
创新创业大赛赛前特训(SC)  | 元志中  | 中国创新创业大赛  | 1  | 郑君媛  | |
商业计划书的优化(SC)  | 陈爱国  | 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 1  | 徐越  | |
大学生创业基础(SC)  | 李肖鸣  | 清华大学  | 2  | 陈郝勤  | |
创业管理实战(SC)  | 李肖鸣  | 清华大学  | 1  | 周敏彤  | 
九、其它事项
(一)以下课程的计划内第一次修读,学生无需在网上选课,由教务处统一安排:
开课班级  | 课程名称  | 备注  | 
2023级普通本科相关专业  | 形势与政策(一)  | 
  | 
2022级普通本科相关专业  | 形势与政策(二)  | 
  | 
2021级普通本科相关专业  | 形势与政策(三)  | 
  | 
2023级专转本相关专业  | 形势与政策(三)  | 
  | 
2020级普通本科相关专业  | 形势与政策(四)  | 
  | 
2022级专转本相关专业  | 形势与政策(四)  | 
  | 
2023级普通本科相关专业  | 劳动2  | 
  | 
2023级普通本科相关专业  | 体育2  | 
  | 
2022级普通本科相关专业  | 体育4  | 
  | 
2023级相关专业  | 大学英语2  | 
  | 
(二)选课工作是关系到全校在校学生学业进程的重要工作之一,务请全校学生认真对待,在仔细了解自己所属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拟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上网选课。各学院辅导员和班主任要在熟悉所带班级专业要求的基础上,对学生的选课做好辅导和督促工作,避免学生因漏选、错选而导致下学期“无课可上”的情况发生。
(三)选课咨询电话:0512-66557122。
(四)有关选课操作的辅导讲义PPT见附件二。
特此通知。
教务处
2023年12月1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