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印发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和《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培养造就政治过硬、适应学校发展要求、具备国内一流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能力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在开学之际,我校中层以上干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在昆山市委党校成功举办。全体校领导和中层干部共62人参加培训。

苏州城市学院党委书记周玉玲出席开班式并作动员讲话,她表示,此次培训是学校转设以来首次开启的集中式外地培训,选在昆山是希望通过学习,吸收“昆山之路”精神,进一步提升学校干部职工精气神;汲取昆山发展的成功经验,进一步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创新和发展;把握区域发展脉搏,进一步找准学校与地方融合发展的契合点。她要求,全体学员要珍惜学习机会,带着问题学,带着思考学,努力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获,注重学以致用,将培训所学运用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为学校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本次培训班为期2天,紧扣领导干部政治能力建设和履职能力提升两大核心目标,围绕应用型大学建设、AI赋能管理工作、产教融合、“昆山之路”主题开展专题教学,并组织学员赴昆山戏曲百戏博物馆、苏州清越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元宇宙产业创新中心现场教学。此外,围绕学校如何破局发展进行分组研讨。



秋叶集团高级工程师郑宇主讲《AI赋能高校管理创新:趋势洞察与工具实践》,从高校使用AI的重要性、日常AI工具的种类、AI工具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的实践应用、如何正确使用AI等方面为大家赋能高校管理工作。

常州大学党委书记徐守坤主讲《深化产教融合的体系化设计: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推进策略》,从产教融合的选择和动力、产教融合的矛盾和现实、推进产教融合的实践策略等方面为大家讲解如何深化应用型高校的产教融合。

昆山市副市长钱许东主讲《自强不息走在前 止于至善做示范 争做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的探索者、引领者》,从昆山的经济社会基本情况、“昆山之路”的发展历程和成功秘诀、如何迈出中国式现代化昆山新实践坚实步伐等方面为大家介绍苏州三大法宝之一“昆山之路”的精神。

专家教授的倾情授课、小组交流的思维碰撞,让我校干部队伍在大局意识、主动精神、干事创业本领等方面有了进一步提升。各小组学员代表围绕小组讨论与培训收获作交流分享。


第一组学员代表纪委副书记、纪委办公室主任(兼)袁昌兵建议,成立学校发展咨询委员会,加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加强中长期发展规划、“十五五”规划、专项工作规划的制定。聚力产教融合,新工科建设对应苏州1030产业体系,新文科建设对应文化强市建设目标,加强对产业需求侧的研究,实现高校五大职能更好地“融城”。
第二组学员代表教务处处长许宜申表示,以AI为引擎,驱动管理数智转型,构建数据驱动决策机制;以产教融合为纽带,完善激励政策体系,优化学科专业链式布局,打造产教协同生态圈;以昆山经验为镜鉴,锚定地方产业需求,推进产城人深度融合,通过跨部门协同作战、动态目标管理和全周期考核评估,激发内生动力,培育特色优势,为实现应用型大学高质量发展构筑坚实支撑。
第三组学员代表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田芝健表示,干部寒假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是一次精品课程的集中学习会,也是一次谋划落实新学期新一年工作,推动立德树人提质增效、产教城融合提能拓展的研讨会,更是用新思想武装、新技术赋能推进应用型大学高质量发展的鼓劲动员会。要在收官“十四五”、谋划“十五五”的实践中,不断增强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勇于担当,敢作善成。
第四组学员代表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院长雎胜表示,在苏州高等教育资源丰富、产业升级需求迫切的背景下,作为一所应用型高校,在差异化突围路径上,需以精准填补空白、深度耦合产业、创新机制设计为突破方向,结合各自学院工作中的痛点和难点问题,提出聚焦发力点。以本次培训为新起点,以归零心态再出发,用奔跑姿态抓落实,用“实干巧干,服务苏州”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国内一流应用型大学贡献更大力量!
第五组学员代表国际合作交流处处长王宁表示,将汲取文化传承与产教融合的创新经验,围绕招生就业拓展延伸,AI赋能“智慧学工”,国际交流“一体两翼,基建后勤打造数据化公益空间,“数智城院”不断深化,实验资源配置智能管理体系等工作方向,强化使命担当,以新思维新技术推动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
第六组学员代表基础教学部党委书记、主任李勇表示,要争资源、错峰行,“大手拉小手”共进步。借AI之力,强专业建设,促新技术落地。从学校根基出发,做好顶层设计,如昆山之路般,不断自我超越。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组织部部长、党校常务副校长孙德芬主持培训班结业式并讲话,勉励学员要锲而不舍,做学习的先锋;学以致用,做工作的表率;守正创新,做担当的榜样,在履职尽责中勇于破局、强化担当,为完成我校“迎评、申硕、创一流”三大任务,加快国内一流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党委组织部(党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