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与“一带一路”国家高校合作交流、加强中外青年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我校于6月15日至21日期间成功举办“苏味苏作承非遗匠心,智创未来探苏城新章”——苏州城市学院2025年春季学期留学生短期研修项目。来自马来西亚玛拉工艺大学的33名师生参加活动,实地感受苏州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文魅力,亲身体验现代中国的发展与变革。

6月16日上午,项目欢迎仪式在我校国际交流学院301多功能报告厅举行。马来西亚玛拉工艺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Norbaya Binti Haji Sidek,机械工程学院高级讲师Ahmad Hussein Bin Abdul Hamid,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高雷,国际合作交流处处长王宁,城市文化与传播学院新闻系讲师沈彤扬等出席,项目全体学员参加。
高雷对远道而来的马来西亚玛拉工艺大学师生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苏州城市概况和苏州城市学院办学定位及国际化办学特色。本次短期研修项目以“苏味苏作承非遗匠心,智创未来探苏城新章”为主题,结合我校特色学科专业和本地优质资源,邀请文化传承、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等领域专家学者,组织非遗文化体验与科技企业参访等实践活动,旨在为中外青年搭建交流学习平台,展现真实、现代、充满活力的苏州城市和中国国家发展图景,增进国际友谊,促进文明互鉴。
Norbaya Binti Haji Sidek对苏州城市学院与马来西亚玛拉工艺大学合作开展本次短期研修项目表示感谢,并介绍了玛拉工艺大学概况,寄语玛拉工艺大学学生能够通过本次项目了解苏州与中国历史人文底蕴及现代经济与工业发展变革,期待两校间能不断深化友好合作关系、共话高等教育国际发展。
马来西亚玛拉工艺大学学生代表表达了对本次项目的期待与感谢,希望能够沉浸式体验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发展,开拓视野、增进理解、收获友谊,成为搭建中马友好交流的桥梁。

6月16日上午,我校城市文化与传播学院新闻系讲师沈彤扬以《初见苏州:历史传承与跨文化传播》为题举行讲座,为本次项目拉开序幕。6月16日和20日下午,马来西亚师生实地参访留园、山塘街和江苏按察使署旧址,沉浸式体验苏州古城魅力。

6月20日上午,我校城市治理与公共事务学院康养产业学院负责人张宇以《江南苏味美食营养与非遗技艺》为题举行讲座,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苏州饮食“不时不食”的自然哲学与“精致雅致”的美学文化精髓,并强调了非遗技艺在苏州饮食文化传承与保护中的核心地位。
6月19日及20日下午,马来西亚师生先后来到新梅华饮食文化博物馆、裕面堂苏式面馆和曹沧洲祠雷允上药业,实地感受苏味苏作与非遗传承。在新梅华饮食文化博物馆,师生们直观了解了苏州饮食文化从食材源头到烹饪呈现的全过程,深刻体验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大食物观以及现代餐饮企业对非遗技艺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展示。在古色古香的裕面堂苏式面馆,师生们品尝了独具风味的苏式素面与素点,不仅是口感上的新奇体验,更是对苏州人饮食智慧的直观感受。在曹沧州祠雷允上药业,师生们迎来了“药食同源”文化体验,不仅亲眼见证了传统中医药与现代饮品的结合创新,更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亲自动手体验了传统药丸的制作技艺,对苏州饮食的健康价值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6月17日至19日上午,马来西亚师生分别参加了我校智能制造与智慧交通学院教授池国熠主讲的《中国先进生产力》讲座、计算科学与人工智能学院讲师朱滨主讲的《大语言模型导论:DeepSeek解析》讲座和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王维诚主讲的《苏州经济的历史地位与现代发展》讲座,深入了解苏州及中国近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历程,重点学习中国先进生产力及先进制造业、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的前沿发展。
6月17日下午,马来西亚师生前往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参访纽威数控装备(苏州)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副总经理马薛源对代表团给予了热情接待。参访过程中,马薛源详细介绍了企业的发展历程和经营现状,并带领师生们参观了三个主要生产车间。参访结束后,师生们对此次参观给予了高度评价,纷纷表示纽威数控装备的先进技术和智能化生产线令人印象深刻,特别是精密加工设备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展现了行业领先水平。
6月18日下午,马来西亚师生来到苏州工业园区参访思必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了解了思必驰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语音语言领域人工智能技术企业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业务板块,并沉浸式体验了公司智能办公、智能出行、智能教学、智能家居等业务领域的领先技术与前沿产品。参访结束后,师生们意犹未尽,纷纷表示思必驰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等各类场景下的创新技术与产品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展现了人工智能赋能的生动示例。

新闻来源:国际合作交流处(港澳台办公室) 图:潘涵、张晨 文:潘涵、张宇、邓小玲 审核:王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