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上午,苏州城市学院文正智库、城市治理与公共事务学院与苏州市劳动就业管理服务中心举行座谈,就苏州城市学院深化政校合作、发挥智库专业优势,推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进行深入交流。苏州市劳动就业管理服务中心主任俞晓峰、副主任王湘礼、办公室主任尹霆、就业管理科科长王婕、综合科一级主任科员黄吉,苏州城市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黄涧秋,文正智库研究员、教授高宏赋,文正智库研究员、康养产业学院负责人、副教授张宇出席座谈会。

苏州城市学院黄涧秋强调,高校毕业生就业是高校事业的“生命线”,也是服务地方发展的关键环节。学校将积极发挥文正智库的专业优势,创新开展智库专项课题研究,主动与地方党政机关联合,力求研究视野更全面、成果更扎实,为苏州的就业政策提供高质量的决策咨询。高宏赋进一步阐述“苏州全链条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的对策研究”课题的意义。这项研究旨在系统梳理并探索解决当前就业难题的路径,将通过深入的问卷调研和访谈,精准把握毕业生和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和帮扶策略提供数据支撑。随后,张宇结合当前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背景下社会对康养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详细介绍了康养产业学院在康养人才培养方面的特色模式与创新实践,并就养老岗位需求、康养人才培养标准及供需对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详细交流。
苏州市劳动就业管理服务中心俞晓峰指出,苏州正在把构建就业友好型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推动形成政府引领、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就业工作新格局。他表示,中心在实践层面经验丰富,而高校在理论提升凝练、前瞻性研究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双方共同探索,有利于在构建就业友好型城市方面创新实践、创造经验。俞晓峰期待与高校通过数据分析和学生群体调研等方式,共同破解就业难题,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

此次座谈为政校双方搭建了更为紧密的合作桥梁。双方一致认为,深化政校合作是新形势下促进城市发展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的必然要求。未来,苏州城市学院将继续发挥其在理论研究和智库建设方面的作用,与苏州市劳动就业管理服务中心等职能部门紧密协作,共同探索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有效路径,推动就业服务工作精细化、精准化,助力实现高校毕业生与苏州先进产业的双向奔赴。
新闻来源:城市治理与公共事务学院 图:张宇 文:张宇 审核:黄涧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