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苏州城市学院暑期捷报:赛事、科研、教学多点突破

发布时间:2025-09-05浏览次数:1060文章来源:新闻中心

  盛夏时节,暑气正浓,苏州城市学院的学术沃土上却硕果满枝。在学科竞赛、科研立项、教育教学三大核心领域,学校各单位凝心聚力、奋勇争先,连获佳绩,展现出蓬勃发展的学术活力与育人实力。从全国大学生竞赛特等奖到国家级科研项目的历史性突破,学校正以扎实的根基与前瞻的布局,在多领域实现高质量发展。

  全国赛事展风采,多元赛道显锋芒

  在全国性赛事中,城院学子与顶尖高校同台竞技,凭借扎实的专业素养与创新思维脱颖而出。在第五届大学生社会保障案例大赛总决赛中,由健康服务与管理、社保及应用心理本科专业学子组成的团队,携《夕阳不再“躺平”:姑苏“苏适享老”社区的韧性与活力再造》案例,与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湖南大学等多所“双一流”高校同场比拼,从全国219个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特等奖。

  这份荣誉的背后,是康养产业学院张宇副教授的深耕引领,他带领团队深入街道社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机构、社区食堂等一线场所,以实地观察、深度访谈积累一手资料;更是团队成员“敢想、敢为、能为”的学风体现,决赛中,他们以严谨的逻辑、详实的数据和深刻的分析,生动诠释“苏式享老”的创新路径,将城院智慧转化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青春方案”。

  在其他高水平赛事中,学校同样表现亮眼。第八届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上,一举拿下国家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1项;第十八届“高教杯”成图大赛全国总决赛中,收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及省级团体赛三等奖1项;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获得国家级一等奖1项,省级奖项3项;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收获国家总决赛二等奖1项,省级奖项7项;全国民航服务技能大赛,夺得才艺组冠军,航管专业团队蝉联综合类全国季军;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也喜获江苏省三等奖。我校张鑫扬老师斩获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二等奖,丁云老师荣获江苏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巴丹老师收获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2024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全校共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近300项,从智能科技到工程制图,从电子信息到航空服务,城院师生在多元赛场绽放闪亮光彩。

  科研创新攀新高,学科建设破壁垒

  科研领域传来的捷报,更标志着学校学科建设与创新能力的跨越式提升。在人文社科领域,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公示的2025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年度项目拟立项名单中,杨姝老师的《近代江南私家园林“由隐向显”营造转型研究》成功入选一般项目,实现学校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单列学科项目“零的突破”。

  该研究聚焦近代江南私家园林向公共园林的转型脉络,掌控“由隐向显”的内在机制,不仅为构建中国特色园林设计话语体系提供支撑,更为中国式现代公园建设注入理论动能,为学校艺术学科服务地方 “文化强市”建设开辟新路径。

  自然科学领域同样再创新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的2025年度项目评审结果显示,学校共获批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含4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C类)和1项面上项目,立项数量刷新历史纪录。此次立项的5个项目紧扣国家战略需求,充分彰显了学校在基础研究领域的硬实力。学校自转设以来,通过构建“前期培育—专家辅导—过程跟踪”全链条国家级项目服务体系,已圆满完成“十四五”国家级项目指标,目前正全力筹备2026年度申报工作,进一步优化策略、加强培育,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

  育人实践结硕果,劳动教育树标杆

  在教育教学改革领域,学校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劳动教育实践中交出优异答卷。2025年江苏省第二届高等学校劳动教育优秀实践项目评选中,学校斩获“大满贯”:《守“旺”者——生态文明劳动教育实践》获特等奖,《非遗工坊匠育新人》和《“益”路“康”伴——江南苏味美食营养助力老年健康公益行劳动实践项目》双获一等奖,学校同时获评“优秀组织奖”,实现该项评选的历史性突破。

  这份成绩源于学校对劳动教育的系统布局,通过深化“一院一品”特色建设,构建起“课程教学—实践锻炼—文化浸润—创新拓展”四位一体的劳动教育体系,将劳动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未来,学校将继续依托专业优势,打造更多示范性劳动教育项目,为培养契合苏州城市发展需求、兼具专业技能与人文素养的应用型人才筑牢根基。

  从全国赛事折桂到科研立项突破,从劳动教育创新到学科实力提升,这个暑期,苏州城市学院以多元成果展现办学实力,更以扎实行动践行服务地方发展与国家战略的使命。未来,学校将继续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进内涵建设,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书写更多教育与科研的精彩篇章。

 

新闻来源:党委宣传部、学校相关部门 文:顾心竹 审核:祝仁涛 终审:陆丽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