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我校召开庆祝第41个教师节表彰大会

发布时间:2025-09-09浏览次数:821文章来源:新闻中心

  为充分展现我校教师立德树人、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持续厚植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校园氛围,进一步凝聚广大教职工的奋进力量,激励全体教育工作者以昂扬姿态投身教育强国、教育强省、教育强市建设实践,9月9日下午,我校在综合楼三楼多功能厅召开庆祝第41个教师节表彰大会。全体校领导、奖教金捐赠方代表、各部门负责人、二级学院(部)党政负责人、获奖教师代表、教职工代表及学生代表共同参会。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赵志宏主持大会,并宣读相关荣誉表彰决定。“耕耘必有收获,付出终得回响”。赵志宏在讲话中强调,希望全体教职工将弘扬教育家精神融入教育教学、科研服务全过程,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理想信念、深植教育情怀,严谨治学、潜心科研,持续提升育人水平和创新能力,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汇聚智慧与力量,为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作出更大贡献。

  我校始终秉持“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理念,采取一系列举措为教师成长搭建广阔平台,助力广大教师快速成长。广大教师亦时刻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己任,爱岗敬业,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共同书写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表彰大会上,学校对涌现出的优秀教职工代表进行隆重表彰并颁发荣誉证书,以肯定其突出贡献,弘扬尊师重教、奋发有为的校园风尚。

  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李萍为尹维军、李惠娟两位老师颁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满30年”教职工荣誉证书,致敬他们三十年如一日的教育坚守;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高雷为获得第五届江苏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的丁云老师、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年)国赛金奖指导教师代表迮宇老师以及江苏省第二届高等学校劳动教育优秀实践项目特等奖获得者林洁茹、费婧怡老师颁发“教育教学工作取得突出成绩”荣誉证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毛小勇为中国发明协会2025年度“发明创业奖”成果奖二等奖获奖代表张鑫扬老师、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2024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获奖代表巴丹老师颁发“科研工作取得突出成绩”荣誉证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吴昌政为省级人才李南老师、2024年江苏省教学名师许宜申老师以及2025年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杨晶、陈玉萍老师颁发省级人才荣誉证书。此外,在中麒润展(江苏)生态建设有限公司与中亿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我校评选了18名在教学创新、管理服务岗位上恪尽职守、锐意进取的优秀教职工。中麒润展(江苏)生态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冯亚东,为荣获“中麒润展奖教金”团体奖的数字孪生技术微专业教学团队(汤家华、葛文宣、周彤彤)颁奖;我校兼职教授王忆宁与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黄涧秋共同为“中麒润展奖教金”个人奖获得者颁奖;中亿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张婷为“中亿丰奖教金”(教学类)获得者颁奖;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孙德芬为“中亿丰奖教金”(管理类、支撑类)获得者颁奖。

  在师生代表发言环节,真挚话语传递着教育温度与奋进力量。学生代表、城市文化与传播学院的王玥晗同学深情回顾大学期间老师们在学业上的悉心指导、在生活中的温暖关怀,以及教育实习中体悟到的“教育传承”与“育人温度”,代表全体同学向所有老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与节日的美好祝福;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满30年教师代表、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尹维军老师分享三十年教育生涯的成长与坚守,感恩学校搭建的发展平台和同仁的鼎力支持,他寄语年轻教师“坚守育人初心”,并表示将继续努力助力学校“迎评、申硕、创一流”的发展目标,为教育事业赓续光热;优秀教师代表、城市治理与公共事务学院滕辰妹老师结合自身教学与科研实践,强调“立德树人”和“科教融合”的重要性,汇报了在应急资源配置等领域的科研成果,她表示将把个人理想融入学校发展,把学校建设嵌入教育强国的宏伟蓝图,将青春之力、智慧之思汇聚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最后,校党委书记周玉玲总结讲话。她代表学校向所有受表彰的教师表示热烈祝贺,向辛勤耕耘在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一线的全体教职员工致以诚挚感谢与崇高敬意。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背景与学校当前面临的机遇挑战,她深刻阐释了“学习弘扬教育家精神”的现实必要性与时代紧迫性,并带领全体与会人员重温“教育家精神”的核心要义。

  针对“深刻理解、自觉践行教育家精神,将其贯穿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全过程”,周玉玲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坚守“立足苏州、服务区域”的定位,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积极推动者;二是弘扬“严谨治学、追求卓越”的作风,做高质量教育发展的坚定担当者;三是践行“以生为本、赋能成长”的理念,做学生成才路上的温暖守护者。“教育强国蓝图催人奋进,学校‘迎评、申硕、创一流 ’的攻坚任务时不我待。”她强调,全体教职工要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同心同德、携手奋进,为苏州城市学院发展,为教育强市、强省、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新闻来源:党委宣传部、人事处 图:党委宣传部 文:顾心竹 审核:祝仁涛 终审:陆丽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