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深化协同联动 共绘机器人与智慧康养人才培养新图景——苏州城市学院举办智能机器人与智慧康养人才培养与创新生态建设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5-09-28浏览次数:534文章来源:新闻中心

  9月28日上午,我校在综合楼三楼大会议室举办智能机器人与智慧康养人才培养与创新生态建设研讨会。本次会议邀专家学者、政府部门及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智能机器人、智慧康养人才培养与创新生态建设展开深入交流。会议由校长赵志宏主持。

  赵志宏在主持中指出,当前机器人技术正从工业领域向民生领域加速渗透,智慧康养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抓手,亟需技术赋能与人才支撑。作为扎根苏州、服务地方发展的市属本科高校,苏州城市学院坚持以服务地方产业需求为导向,在智能机器人与智慧康养领域已提前布局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学校城市治理与公共事务学院开设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并与苏州市康养集团共建康养产业学院,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实践的无缝衔接;计算科学与人工智能学院在机器人技术研发、智能系统开发及养老场景应用实践等方面持续发力,积极推动科研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此次研讨会的召开,正是学校深化校地企协同联动、探索智能机器人与智慧康养政校企协同育人新路径的重要实践。

  何梁何利基金获得者、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苏州机器人产业协会会长孙立宁教授,以“具身智能机器人与智慧康养(健康)人才培养与创新生态建设”为题作主题报告。他结合自身数十年的科研积累与行业深耕经验,系统阐述了具身智能机器人在智慧康养领域的应用前景。他指出,具身智能机器人作为驱动产业变革的重要新质生产力,其发展需推动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深度融合,以促进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实现可持续创新发展。同时他针对智能健康产业发展痛点,提出构建协同创新产业链的具体路径建议,为行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指引。

  在交流发言环节,苏州市民政局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胡莹,吴中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秦铮、吴中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局长陆凯,苏州市康养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吴奇,苏州市社会福利总院副院长惠志华,吴中区工信局副局长张丽华等政府部门及企业代表,围绕“产业政策导向、机器人技术应用场景拓展、校企合作模式创新”等核心议题,结合吴中区机器人产业发展实际,为推动政校企三方深度合作把脉定向。与会代表建议深化政校企协同,通过共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各位代表的发言既立足当前产业发展现状,客观分析现存问题,又聚焦未来产业需求,提出前瞻性建议,让学校对地方产业发展痛点与高素质人才需求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高雷,党委常委、副校长毛小勇结合学校整体发展战略、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及人才培养目标,详细阐述了学校在智能机器人与智慧康养领域的战略布局与坚定决心。他们表示,学校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进一步强化与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的协同联动,推动学科建设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充分彰显市属高校服务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责任与担当。

  校党委书记周玉玲作总结讲话。她高度肯定了本次研讨会的交流成果,认为会议成功搭建了政校企三方高效沟通、深度交流的合作平台,为后续深化三方合作、共同推动智慧康养与机器人产业人才培养及创新生态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她强调,政校企合作是推动智慧康养与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培养适应产业需求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支撑。她表示,学校将以此次会议为崭新起点,主动担当作为,进一步加强与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的深度联动,整合政校企三方优质资源,深化合作内涵,推动学科建设与产业需求紧密对接,为苏州乃至全国智慧康养与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与智力支持。

  参加此次会议的还有吴中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副局长陈果,苏州市康养集团投资部副总经理刘颖,苏州市社会福利总院信息科科长陆已辛,我校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处处长刘海燕、教务处处长许宜申,城市治理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马继迁、计算科学与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杨洋、智能制造与智慧交通学院教授池国熠等。


新闻来源:党委宣传部 图:党委宣传部 文:祝仁涛 审核:陆丽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