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习借鉴兄弟高校在学科建设、产研融合、科教融汇等领域的先进经验,10月15日下午,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毛小勇率队赴苏州大学未来校区调研交流。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处处长刘海燕、副处长杨凝晖,智能制造与智慧交通学院院长郑建颖,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李惠娟,低空经济专业负责人王若舟、伍桐,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处全体人员陪同调研。苏州大学未来校区管理委员会主任、未来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吉伟携校区相关负责人热情接待调研组一行。

座谈会上,吉伟首先介绍了苏州大学未来校区的办学现状、建设规划,以及围绕新工科人才培养路径、校地企合作创新、城校一体融合等方面开展的改革探索。结合本次调研主题,他重点分享了未来校区在优化学科布局、创新教学形式、搭建科技平台以及构建区域共生发展空间等方面的目标设定与创新实践成果。

在随后的交流环节中,双方学院和部门有关人员围绕学科发展、人才培养、校地合作、团队建设等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毛小勇在总结讲话中对苏州大学未来校区的热情接待及经验分享表示感谢,并介绍了我校的发展目标与定位、“迎评、申硕、创一流”三大任务、学科专业建设以及科研发展整体情况。他指出,苏州大学未来校区在推动产教融合、深化科教融汇、搭建学科交叉平台及构建人工智能赋能体系等方面成效显著,相关经验做法具有重要借鉴价值。最后,他诚挚邀请苏州大学未来校区领导赴我校开展更深入的交流指导,进一步深化两校合作。

会前,在苏州大学未来校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刘超的陪同下,调研组一行实地参观了苏州市低空经济发展展示馆和江苏空之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详细了解苏州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现状、人才需求、前沿探索及应用场景,为我校相关学科专业对接产业需求提供参考。


此次调研交流加强了两校之间的沟通与联系,为我校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地企协同合作,特别是在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开展协同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为学校后续工作的精准推进奠定了良好基础。
新闻来源: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处 图:缪炜 文:盛鉴 审核:刘海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