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夯实教学基本功,提升思政课育人实效,近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于天工楼423会议室举行新教师岗前试讲暨集体备课会。会议特邀校外督导、苏州大学戚福康、唐强奎两位老师莅临指导,学院综合办公室吉顺权及教研室全体教师共同参与。

岗前试讲环节中,新进教师张杰以“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为题进行教学展示。他运用九三阅兵、南京照相馆等视频素材,将AI技术、学习通平台、时政案例、课堂讨论有机融合,围绕“为何学习这门课”“这门课学什么”以及“如何学好这门课”三大核心问题,系统阐述了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重要意义与方法路径。其授课内容充实,形式新颖,展现了良好的教学能力。

在随后的点评环节,督导专家与在场教师给予了细致中肯的反馈。戚福康老师充分肯定了张杰老师的教学素养与丰富的教学手段,并就进一步突出授课重点提出了宝贵建议。唐强奎老师认为张老师的授课抑扬顿挫、声音洪亮,并能精准切入九三阅兵等时政热点作为思政素材,教学展示效果突出。

教研室教师钱厚诚、宋辰熙、王翰尧、马筝、袁坤等也积极参与评课,分别从PPT制作、案例使用、思政话语转换、课堂节奏把控、理论深度挖掘、互动环节设计等不同角度分享了见解,现场研讨氛围热烈。
试讲评课结束后,教研室随即转入集体备课活动。教研室教师聚焦三大核心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研讨。一是在大纲修订完善方面,重点讨论了如何进一步提炼课程内容,丰富“融城思政”元素;二是在教案设计创新上,多位教师分享提出要以问题为导向、融入地方特色史料,强调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和时代感;三是在师生互动模式探索中,大家就如何有效运用学习通平台开展线上答疑、小组任务、课堂实时测验等多样化形式进行了交流,旨在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获得感。
本次活动是对新教师教学能力的一次检验,也是一次凝聚共识、提升教学质量的集体教研活动,通过研讨,教研室进一步凝聚了教学共识,为新学期教学工作的创新创优和提质增效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闻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图:吉顺权 文:张杰 审核:李宏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