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科研

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开展2026年学院高级别项目申报动员会

发布时间:2025-10-28浏览次数:10文章来源:新闻中心

  近日,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开展2026年学院高级别项目申报动员会,王文华院长作动员讲话。王文华强调,国家基金项目申报是提升学院科研实力和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契机,希望各位老师充分把握此次专家指导机会,积极谋划、精心准备,力争在新一轮申报中取得突破性成果。

 

  权小锋教授应邀为学院开展辅导讲座,以“高质量科研项目申报与商科教师成长”为主题举办专场讲座。本次活动不仅系统解析了国家基金项目申报策略,还在讲座结束后进行一对一指导环节,权小锋针对每位拟申报高层次项目的教师进行个性化辅导,助力学院科研水平提升。

  一、强调科研内在动力与外部压力平衡

  权小锋指出,高校青年教师申请国家基金需平衡内外动力与压力。他强调申报成功需“八分准备、两分运气”,并对比自科基金和社科基金差异:自科注重科学前沿和人才培育,侧重学术规律性;社科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问题,强调政策时效性。他还提到2024年新规取消“申二停一”,为申报创造宽松环境,鼓励把握机遇。

  二、热点趋势与“顶天立地”问题引领方向

  在选题环节,权小锋指出国家社科基金重宏观议题如“全国统一大市场”“绿色低碳发展”“新质生产力”,国家自科基金偏微观问题如“企业资源配置”“股价崩盘”。他提醒教师选题需新颖可行,避免泛化,并用案例说明聚焦关键点。权小锋分享了2025年社科基金热词如“数字经济”“ESG治理”,帮助把握前沿,为选题提供参考。

  三、逻辑清晰与技术路线图成核心

  权小锋剖析论证要点,强调以三段论结构展开研究背景、文献综述和价值阐述。他建议研究内容层次分明,辅以逻辑路线图提升清晰度。展示技术线路图范例体现研究设计路径。此外,他涉及方法量化、成果档次等细节,提醒教师注重申请书规范性与逻辑性。

  四、科研与教学协同助推职业成长

  权小锋呼吁商科教师平衡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他指出教师应从中国制度背景中提炼科学问题,通过项目申报积累基础,实现个人与平台双赢。权小锋总结道:“科研申报是系统工程,细节决定成败;唯有厚积薄发,才能在学术道路上行稳。”

五、个性化辅导精准提升申报质量

  讲座后,权小锋对多位教师进行一对一深度指导,审阅申报书初稿,点评选题创新性、论证逻辑、研究方法和预期成果。

报告人简介:

  权小锋,苏州大学智能会计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州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苏州大学资本运营与风险控制研究中心主任,苏州大学人文社科优秀学术团队带头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霍英东全国优秀青年教师基金获得者。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财政部全国会计高端人才、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科技带头人(第二层次)、江苏省“社科英才”项目。已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管理科学学报》《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Financial Management》《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 Accounting》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9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结题:优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结题:优秀),教育部、民政部、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以及其他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1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主编教材1部。研究报告获省部级领导批示4篇,科研成果以排名第一身份获省部级奖励6项。

 

新闻来源: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  图、文:凌美君  审核:王文华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