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19日,文正书院2024级工科基地班与文科基地班学生联合组成研学团队,在文正书院文科基地班专业负责人殷虹刚的带领下,走进历史文化名城南京,开启以“数字潮涌赋新韵 江南文脉承远流”为主题的两日研学之旅。专业辅导员雍涵朵、班主任李梦雅、李星宇及24级文科书院班导师顾圣琴共同随行,师生们通过实地探访、专业讲解等形式,在文化浸润与科技探索中拓宽视野、收获成长,实现了文化认知与科技视野的双重提升。

10月18日上午,研学团队首站来到中国金箔艺术馆。在工作人员的细致讲解下,工科与文科基地班的同学们共同探寻金箔的历史渊源,深入了解“打箔”“切箔”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工艺的精髓,同时还近距离接触了金箔在现代领域的创新应用。从传统手工艺的繁复工序到现代科技赋予的新生命力,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一代代手工艺人坚守的匠心精神,也对“传统与创新”的融合有了更直观的认知。

随后,研学团队怀着崇敬的心情前往雨花台烈士陵园。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两班同学整齐列队,向长眠于此的革命先烈鞠躬致敬。通过实地瞻仰,同学们重温了革命先辈为理想信念奋斗牺牲的峥嵘岁月,深刻感悟到红色精神的厚重内涵,进一步坚定了传承先烈遗志、努力成长成才的信念。

师生们一同走进秦淮河——夫子庙历史文化街区,沉浸式感受江南文脉的独特魅力。当晚,团队特别参与了由桂世民老师主讲的“古琴与传统文化”专题讲座。讲座中,桂老师不仅现场演奏了《梅花三弄》等经典古琴曲目,让同学们沉醉于古琴悠扬婉转的旋律之中,还结合历史典故,细致讲解了古琴所承载的“天人合一”“修身养性”等文化内涵。这场别开生面的讲座,让同学们在丝竹之音中触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提升了文化认同感与审美素养。

10月19日上午,研学行程转向科技探索领域,团队来到机器人研究院。在这里,同学们近距离接触了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各类前沿产品,观看了机器人在汽车制造、物流分拣、家庭服务等领域的应用演示。更令人兴奋的是,部分同学还获得了与机器人互动的机会,亲手操作设备、与机器人“对话”,直观感受到了科技发展的迅猛势头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无限可能。工科班同学结合专业知识与演示内容展开热烈讨论,文科班同学则从科技与社会发展的角度提出思考,跨学科的交流碰撞出别样的思维火花。

研学活动的最后一站,团队来到南京博物院。在专业讲解员的全程导览下,同学们系统参观了馆内珍藏的历代文物精品。从远古时期的石器遗存,到商周的青铜礼器,再到明清两代的书画佳作与瓷器珍品,一件件文物如同“活化石”,清晰勾勒出南京及江苏地区历史演进的脉络体系。同学们驻足凝视、认真聆听,在文物实证中深入探究古代先民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化层面取得的卓越成就,对江南地区的历史文化底蕴有了更系统、更深刻的理解。

为期两天的南京研学之旅圆满落幕。此次活动中,2024级工科、文科基地班的同学们既领略了南京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触摸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又近距离接触了前沿科技成果,拓宽了科技视野。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研学收获满满,不仅学到了课堂之外的知识,更在互动交流中增进了两班同学的友谊,深化了跨学科认知。未来,大家将把研学所得转化为学习动力,努力成长为兼具文化素养与创新意识的新时代学子,以青春之力传承文脉、拥抱科技。
新闻来源:城市文化与传播学院 图:花源、夏若菡 文:雍涵朵、万佳明 审核:孙兰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