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信箱
数字门户
校内通知
VPN
邮件系统
首页
城院新闻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校园风貌
机构设置
党政部门
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
纪委办公室
党委组织部(党校)、党委退休工作部(退休工作处)
党委宣传部
党委统战部
工会
团委(美育中心)
机关党委
发展规划处
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处
人事处(党委教师工作部)
财务处
审计处
教务处
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估处
招生就业处
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 人民武装部)
国际合作交流处(港澳台办公室)
党委保卫部(保卫处)
基建与后勤管理处
图书馆(档案馆)
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数据资源管理办公室)
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中心
继续教育学院
太湖研究院(筹)
院系设置
师资队伍
教育教学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招生就业
招生信息网
就业信息网
合格评估
综合服务
智能体广场
咨询联系电话
学生服务
后勤服务
财务查询
形象系统
校内信息
用户中心
电子签章验证
建设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学习专题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建设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学习专题
建设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学习专题
向着新目标 奋楫再出发
2023-03-28
数字变革与教育未来 ——怀进鹏在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的主旨演讲
2023-02-13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023-01-12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
2022-12-21
孙春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022-11-09
教育奠基伟大复兴 ——写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
2022-10-14
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 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若干意见》
2022-09-01
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 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
2022-04-26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2-04-22
江苏省“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
2022-04-08
【聚焦两会】葛道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使命、动力及建设思路
2022-03-25
两会话教育|葛道凯:统筹推进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
2022-03-15
《光明日报》:面向未来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如何培养
2022-03-15
《人民日报》:应用型本科,走好特色之路
2022-03-15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37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2
/
3
跳转到
建设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学习专题
首页
建设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学习专题
2023.03.28
2023.03.28
向着新目标 奋楫再出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给各行各业干部群众回信,勉励大家心系祖国、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奋斗中创造精彩人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细读每一封回信,感受到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各行各业蓬勃发展的殷殷期许。这份期许已成为源源不断地汇聚于人们心中的奋斗新动能。让我们携起手来,向着新目标,奋楫再出发,踏上充满光荣和梦想的新征程。——编者奋力攻关加强原创——要实现科研跨越发展,基础研究就要更具前瞻性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地下一层的超净间实验室里,有个3米多高、形状有些奇怪的大型装备。乍一看,像穿着银色外衣的珊瑚,伸出或长或短的触角;仔细分辨,这些腔体又像一个个太空舱,连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小型“空间站”。“这个大家伙叫‘四探针扫描隧道显微镜’,由我们自主设计和搭建,腔内是真空环境,就像太空一样没有任何气体,可以最大限度形成电子元器件不受外界干扰的环境。”学院教授袁洪涛手拿遥控手柄,接通电路、按下开关、前后操控,只见一辆“小车”沿着既定轨道在“太空舱”之间行驶,车上搭载着新型场效晶体管,接受不同腔体内的扫描探针观测。这是袁洪
2023.02.13
2023.02.13
数字变革与教育未来 ——怀进鹏在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的主旨演讲
中国教育部部长怀进鹏(2023年2月13日)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好!刚才,我们共同见证了大会开幕。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高度重视这次大会,国务院孙春兰副总理莅临大会并致辞,强调要着力将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打造成教育领域重要的公共服务产品,促进数字技术与传统教育融合发展,呼吁各国携手推动守正创新,使数字教育成果更多惠及各国人民,传递出中国政府对推动数字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文明进步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数字化转型是世界范围内教育转型的重要载体和方向。本次大会以“数字变革与教育未来”为主题,就是要落实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提出的全球数字发展道路,响应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教育变革峰会上的愿景声明,在当下激荡万千的时代风云里,共同探寻解决全球教育危机的崭新方案。通过本次大会,积极推动数字教育国际合作,凝聚教育变革共识,提振全球合作发展信心,共创美好教育未来。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习近平主席在2022年11月15日召开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上指出,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
2023.01.12
2023.01.12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1月12日,202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教育强国建设为目标,以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重点,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奠定坚实基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贡献。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组长、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刚刚过去的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将教育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进行系统谋划,极具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一年来,教育系统认真做好迎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各项工作,进一步凝聚起广大师生听党话、跟党走的
2022.12.21
2022.12.21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
新华社北京12月21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全文如下。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持续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1.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职业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把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以提升职业学校关键能力为基础,以深化产教融合为重点,以推动职普融通为关键,以科教融汇为新方向,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有序有效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适应性和吸引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奠定坚实基础。2.改革方向。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以人为本、能力为重、质量为要、守正创新
2022.11.09
2022.11.09
孙春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通篇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宏伟蓝图,是我们党开启新时代新征程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报告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高度,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专门部署,凸显了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价值追求,为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面貌发生格局性变化我们党始终坚持教育发展的人民立场,历来强调发展教育为了人民。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事业用70多年时间走过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历程,基本实现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学有所教、有教无类的教育理想,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就教育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了“九个坚持”的顶层设计、思路原则和任务要求,深刻回答了关系教育现代化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丰富发展了党对教育的规律性认识,引领教育改革更加深化、教育公平和质量不断提升,教育事业取得
2022.10.14
2022.10.14
教育奠基伟大复兴 ——写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
2022-10-14来源:《中国教育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2022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展览馆,参观“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总书记的目光所及,是十年神州大地上发生的豪迈变革:国内生产总值超114万亿元,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万美元,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台阶……这是何等的成就!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全国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历史性完成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中华民族的千年夙愿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成为现实……这是何等的荣耀!“嫦娥”奔月、“天和”巡天、“祝融”探火、“羲和”追日、“墨子”传信……一批具有标志性、引领性的重大创新成果陆续诞生。创新指数居全球第11位,在中等收入国家中排名首位,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这是何等的自豪!……进入新时代,我们以只争朝夕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同时间赛跑、同历史并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奇迹,引领中华民族向着伟大复兴的光辉前景奋力前行。一系列不平凡的创举和成就,深刻改变了中国的面貌,
2022.09.01
2022.09.01
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 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若干意见》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推动高校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有组织科研,全面加强创新体系建设,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更高质量、更大贡献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作出部署。《意见》指出,高校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有组织科研是高校科技创新实现建制化、成体系服务国家和区域战略需求的重要形式。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高校作为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创新能力快速提升、重大成果持续涌现、体制机制改革纵深推进,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高校科技创新仍存在有组织体系化布局不足,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支撑不够等突出问题。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高校要把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作为最高追求,坚持战略引领、组织创新、深度融合、系统推进的指导原则,要在继续充分发挥好自由探索基础研究主力军和主阵地作用,持续开展高水平自由探索研究的基础上,加快变革高校科研范式和组织模式,强化有组织科研,更好服务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和紧迫需求,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
2022.04.26
2022.04.26
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 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
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5日上午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各族青年致以节日的祝贺,向中国人民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向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和青年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习近平希望全国广大青年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习近平强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广大青年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向英雄学习、向前辈学习、向榜样学习,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北方大学、华北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注重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和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被誉
2022.04.22
2022.04.22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国发〔2019〕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2019年1月24日(此件公开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全面建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社会吸引力不断增强,具备了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诸多有利条件和良好工作基础。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教育强国的要求相比,我国职业教育还存在着体系建设不够完善、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有待加强、制度标准不够健全、企业参与办学的动力不足、有利于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配套政策尚待完善、办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到了必须下大力气抓好的时候。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为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制定本实施方案
2022.04.08
2022.04.08
江苏省“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
为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根据《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江苏教育现代化2035》,制定本规划。一、发展背景(一)现实基础。“十三五”时期,江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现代化教育强省建设,全省教育发展规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教育现代化向更高水平迈进,为“十四五”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教育现代化建设扎实推进。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教育大会,出台《江苏教育现代化2035》及实施方案,倡导适合的教育,开启现代化教育强省建设新征程。持续开展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测,如期实现省定教育现代化建设目标。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效落实,教育质量稳步提高,江苏学生拥有更多享受优质教育的机会,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全省中等及以下教育毛入学率均超过9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62.4%,均大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高于世界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教育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基础教育资源短缺明显缓解,质量水平不断提高。全省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5000所左右,完成1122所城镇配套幼儿园专项治理,普惠性幼
2022.03.25
2022.03.25
【聚焦两会】葛道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使命、动力及建设思路
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建成教育强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标志着教育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2021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全社会对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期待更加具体和全面。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再次强调“推进教育强国建设”,为在新征程上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指明了方向。2022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提出了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目标更明晰、任务更清晰。如何理解和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呢?我们认为,高质量教育体系必须以正确政治方向和新发展理念为导向,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于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为使命,以教育体系的多维度优化调整为动力,推动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效衔接,促进教育内部各阶段、各环节、各要素之间的有机融合,服从服务于新发展格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高质量教育体系以发展高质量教育为使命提高教育质量是发展教育事业的永恒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于优质教育的新期待,使得发展高质量教育成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内在追求、行动自觉
2022.03.15
2022.03.15
两会话教育|葛道凯:统筹推进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
“在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迈入普及化的新时期,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已成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今年,针对一流应用型本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提出“统筹推进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和一流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的建议。当前,在我国1270所本科高校中,有700余所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占比超过55%。葛道凯指出,应用型本科高校在目前高等教育体系制度设计和财政支持体系中处于薄弱的中间地带,相较目标明确和措施精准的“双一流”计划和“双高”计划,长期以来,很多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核心内涵,均需有针对性强的政策引导和专项计划支持。“为构建现代化高等教育体系,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应拿出与打造‘双一流’计划、‘双高’计划同样的决心和手笔,打造一批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葛道凯表示,应进一步总结探索经验,加快推进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对此,葛道凯建议,首先,要实施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计划,整体设计出台一揽子专项计划,配套国家财政专项引导资金,统筹推进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和一流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其次,要构
2022.03.15
2022.03.15
《光明日报》:面向未来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如何培养
“液压式伺服冲压机、扫描透射电子全息显微镜、加氢反应器、电波暗室……这是我国尚未掌握的核心技术清单。而这只是我们国家‘卡脖子’技术的一部分。”在日前举办的第七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上,一份当前我国的“卡脖子”技术清单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清单背后,指向的是未来人才培养问题。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强调,助力解决“有原料、没有好材料,能设计、不能优制造”问题是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是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点突破方向。2014年,178所高校在首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上共同发布《驻马店共识》,围绕“建设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的主题发出时代先声。七年后,论坛以“新征程——面向未来三十年”为主题,聚焦高质量人才培养,为“十四五”期间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开好局、起好步。与会专家指出,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不仅直接关乎经济社会发展,更是关乎国家安全命脉的重大问题。对此,教育事业应当如何把握未来,为培养高质量人才抓好规划?新兴岗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迫在眉睫“集成电路产业目前人才缺口是30万,补齐需要10年时间,在产业高速发展的情况下,这个缺口将
2022.03.15
2022.03.15
《人民日报》:应用型本科,走好特色之路
引导部分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是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重要着力点和战略突破口。这是事关发展理念、制度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变革,但在目前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挑战与困难,如高校转型发展系统性不够、高校服务区域产业发展能力不强、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短板等。要破解这些深层次的困难和问题,就需要走好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色发展之路,统筹做好地方性、应用型、开放性的文章,坚定实施固基础、明特色、强应用、重协同的发展战略。固基础,坚持立足区域、立足教学、立足学科。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和办学发展基础,要固基础,就要发挥学科优势,大力推进产教融合,在促进教师发展尤其是职称评审、岗位定级政策上,充分考虑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同时,还要通过学科带动专业建设发展,坚持以“新工科”建设理念为引领,在重点做大做强工科的同时,统筹推进做强工科专业与其他专业协同共进,切实提高办学整体实力,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特色,打造人才培养、研发服务、产教融合的高地。打造应用新技术人才培养的高地,紧跟产业发展方向,把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知识引入课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37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2
/
3
跳转到
联系我们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吴中大道1188号
邮编:215104
Copyright © 苏州城市学院 苏ICP备2021049900号-1 苏公网安备3205060201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