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风采

高雷

教授、博士生导师

发布时间:2025-09-12浏览次数:620文章来源:苏州城市学院

高雷,苏州城市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教育部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省高教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物理学会常务理事。曾获江苏高校“青蓝工程”创新团队带头人、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培养人选等荣誉。

以德润心:守立德树人初心,育德才兼备栋梁

“三尺讲台育桃李,半生心血铸师魂”,他的教育生涯始终围绕“育人先育德”展开。

始终秉持“以生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为基础薄弱者放慢节奏、加餐答疑,为学有余力者搭建科研桥梁,用因材施教的温度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曾获评苏州大学“我最喜爱的老师”。作为一名教师,他从不只教“公式定理”,更重“做人之道”,以“做学问先做人”的言传身教,于无声处浸润,将“德”的种子播撒进每一位学子心中。

作为共产党员,他恪守“以人为本、以勤为基”的人生信条,始终以先锋模范标准要求自己:课前细致打磨教案,课后俯身解答困惑,科研中带头攻坚,管理中恪尽职守,用行动诠释“为党育人”的责任,曾获评“苏州大学优秀共产党员”。这份对“德”的坚守,既是他的师者本色,更是“立德树人”初心的生动实践。

以能立学:凭精湛学识筑基,强为国育才使命

他始终坚持以“培育高质量人才”为目标,在教学与科研中双向发力,践行“为国育才”使命担当。

教学上,打造“育人生态”:他创新融合双语、多媒体与板书教学,让量子力学等抽象课程“易懂有用”;深耕课程建设,主讲《量子力学》获批国家一流课程,两门课获评省优秀研究生课程,主持2项省级教改课题,教研成果获苏州市教学成果特等奖——从课堂设计到课程体系完善,他用优质教学为学生搭建成长阶梯,覆盖本硕博全阶段,为国家输送专业扎实的后备人才。其毕业研究生中,6人已获教授职称,其中1人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为国家级青年人才。

科研上,锚定“国家需求”:聚焦微纳光子学、表面等离激元学等国家重点发展领域,他发表国际SCI论文250余篇,授权专利10余件,出版编著1部;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1项、科技部重大研究计划子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1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苏州市基础研究项目1项、苏州市知识产权运营引导计划项目1项等。曾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排名第一和第二)、江苏省物理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第一)和江苏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各1项。他不仅自身深耕科研前沿,更带领学生团队参与项目,以科研实践培育创新型人才,为国家科技发展储备力量。

以绩践责:凭实干担育才之任,以成果答时代之问

在管理岗位上,他的每一项业绩,都紧扣“对接地方需求、培育有用人才”的核心,将教育情怀落到实处。

分管教学时,架起“供需桥梁”:他推动专业认证与产教融合,主动邀请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确保课程设置对接产业需求;牵头获批工信部光电子信息专精特新产业学院,以及11个省级品牌 / 一流 / 产教融合专业、1 个省产教融合基地等,为地方产业培育“接地气、能干事”的应用型人才。

引领学院发展时,搭建“育才平台”:担任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院长及联系校领导期间,他强化学科顶层设计,推动学院获批江苏省“十四五”重点学科(光学工程)、江苏省生物光子科技重点实验室,为学院搭建高层次学科平台,助力学院在转型期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培育科研型、高层次人才提供坚实支撑。

从课堂育人、课程建设到科研带徒、学科攻坚,高雷始终以“立德树人”锚定方向,以“为国育才”不断实践。二十余载教育路,他用德、能、绩的答卷,诠释了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奉献与担当。


上一篇:下一篇: